首页 » 医学前沿 >

提高癌症防治认知提升早筛早诊意识

2020-09-25 12:44:15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原创稿

为进一步响应“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之癌症防治行动”号召,由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主办、人民网·人民健康协办的“2020中国肺癌防治高峰论坛”于9月11日在北京顺利召开。

去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提出,实施癌症防治行动。倡导积极预防癌症,推进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到2022年和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分别不低于43.3%和46.6%。

防治结合 双管齐下防控肺癌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9年全国癌症报告》显示,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中国人群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恶性肿瘤死亡占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且近十几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死亡均呈持续上升态势,每年恶性肿瘤所致的医疗花费超过2200亿,防控形势严峻。

“癌症防治重在预防,因为预防是同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民族伟大复兴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高树庚强调称,目前在我国恶性肿瘤中,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处于首位。

国家癌症中心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副主任李霓认为,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的肺癌防控不仅仅是中国一个国家的事情,而是涉及到全球的肺癌防控。而且,肺癌防控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疾病的问题,还是一个公共卫生的问题。

针对肺癌这一现状,防治双管齐下成了迫切解决这一问题最有力的方式方法。对于癌症患者而言,癌症治疗的最大目的是延长生命时间,提高生活质量。高树庚表示,肺癌作为一大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率低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共识,但随着早诊早治的逐步推进,患者的5年生存率相比以往有了提高。

“早诊早治不但治疗效果好,还减轻了疾病负担,节省了医疗费用。”高树庚表示,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发现,大多数肺癌患者确诊时已到中晚期。我们的长远目标是把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在短期内再提高5%到10%。

三级预防 提高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吴静表示,“癌症预防、筛查、早诊早治和规范化诊疗水平的提升,有助于遏制癌症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上升”。谈到癌症等慢病防控的关键时,吴静主任指出“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主动尽早采取措施,加强预防,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定期防癌体检,密切关注癌症危险信号、接受规范化治疗是肺癌防控的关键。后疫情时代,传染病防控和慢病防控不能截然分开,一定要在疫情期间加强对慢性病患者包括对癌症患者的关注和持续照顾。”

国家癌症中心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副主任李霓表示,肿瘤是一个隐秘性很强且很狡猾的疾病,在最初发生时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很多是在体检时发现的。

肺癌作为一种复杂性疾病,诊疗难度大,依靠传统单一的诊断和治疗手段远远不够,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企业事务及市场准入部负责人黄彬表示:“阿斯利康也在积极探索肺癌全病程慢病化管理,依托各省市学会、协会、医疗机构和合作伙伴,共同推动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iLCC)的建设,并积极支持学会、协会、医疗机构开展肺癌筛查防治公益行动项目,推动肺癌五年生存率的提升,助力‘健康中国2030’的实现。”

在李霓看来与精准治疗同等重要的是提高公众对癌症防治的认知,接受三级预防从病因处切断,将癌症扼杀在“摇篮”里。“三级预防主要是指早筛、早诊、早治,通过早筛将高危人群筛选出来及时监测,及时进行下一步早诊、早治。”李霓介绍,在癌症防控方面提倡三级预防,其中规范化诊疗是三级预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规范化诊疗是提升中晚期癌症患者生存率的主要手段,只有三项工作并举,才能有效降低肺癌死亡率。”李霓说。

然而,在三级预防实践过程中,一切进展并未像理论所描述的那样完美。李霓表示,国家癌症中心按照癌症三级预防的理念开展免费筛查和高危人群监测工作时发现,很多地区居民参与积极性较低,无法认识到三级预防重要性,缺乏相关认知。

如何提高普通居民的癌症防控意识,李霓介绍,提高癌症早筛、早诊、早治意识需要供需双方支持。在供给方,国家下发相关文件后,社区要有让居民乐意接受检测的方法,例如提供大巴车,牛奶、鸡蛋等相关福利。在需求方,要让患者通过专家宣讲、科普等了解到早筛、早诊、早治的重要性。

在全社会增强三级预防参与度,仅靠居民和社区似乎显得势单力薄。李霓认为,增强普通老百姓对癌症防控的认知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在这项工程中,大到整个国家小到每一个人都要重视,行动起来。医疗专业机构、企业等要及时介入,形成国家、医疗机构、社会组织、企业、个人的全方位参与,共同服务于国家多维度在肺癌防诊治方面的需求。”李霓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