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起搏器中存在结构缺陷(例如,由于先天缺陷引起的结构缺陷)或心脏病发作,受伤或严重感染破坏控制心脏电活动的细胞时,就会发生心律不齐。在心房颤动中,心房中的电信号以非常快的不受控制的方式发射,并且本应在心室旁边传播的信号会不规则地发送,从而导致心律不规则。如果不及时治疗,房颤会导致心脏病发作或使血液积聚在心脏和血凝块中,从而导致中风。
心律不齐可以用β受体阻滞剂控制,正如其名字所暗示的那样,它可以阻滞心脏内的电信号。另外,植入式或外部除颤器-会向心脏传递强大冲击力的机器-可以将“ afib”中的心脏逼回正常的心律,或者可以采用称为消融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其中一部分包含异常组织的起搏器的一部分会通过无线电波的能量或手术被破坏。
然而,基因疗法有望长期控制心律不齐,而无需药物(在某些人中实际上可能引起心律不齐)或侵入性程序。
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的医学教授,费城儿童医院的儿科心脏病专家罗伯特·J·列维(Robert J. Levy)医师说:“我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我称之为生物技术消融”。审查了WebMD的研究。微波能量或射频能量的消融非常具有破坏性,在这种情况下,基因疗法是一种更为周到的治疗方法:与其破坏很多组织,不如通过研究显示适当的程序对其进行重建。
Donahue告诉WebMD,他在拜访他在Erlangen的合作者的实验室时受到启发,发展了这一理论。“他们将这个基因用于完全不同的事情,令我惊讶的是,如果在[心脏]中过分表达会导致[电信号]的传导变慢,所以我问他们是否可以借用病毒;我进行了尝试,并且效果几乎达到了我的预期。”他说。
研究人员之所以选择该基因,是因为它在器官处于压力状态时会阻止一种加快心率的酶的活性。多纳休说,他们目前正在努力开发一种新的基因疗法,它使用一种不同但同样无害的病毒,可以使抗心律失常作用持续更长时间。如果以下研究成功,则可能在几年内开始在灵长类动物(包括人类)中进行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