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外科研 >

排尿气味大?可能是4种病的警告,多数人没察觉到

2020-10-10 10:01:23来源:39健康网

医院走廊的椅子上,坐着一对年轻夫妇。男的叫李华,今年30岁,女的是她妻子。

来医院的起因是,李华早上起床上厕所时,发现尿血,跟妻子提了一嘴后,两人立马来到医院做了尿常规。

结果很快出来了,李华的多个指标都超出正常值,在医生的建议下做了进一步检查,结果显示:膀胱癌。

伤心归伤心,夫妻俩还算理智,立马问医生分期,治疗方法等。

医生安慰他们说:是早期,不用太担心,治疗的预后很好。

这莫名其妙得了癌症,夫妻俩有点云里雾里,但又心生庆幸,如果不是早上那泡尿,可能到了晚期还未必能发现。

“所以说,晨起那泡尿太重要了。”李华打趣妻子说。

一、出现尿血,一定不能大意

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是血尿,主要是指在显微镜下检查能发现尿液中含有红细胞,且数值超过一定范围即可诊断为血尿。它可以分为肉眼血尿(肉眼可以直观的看见鲜红色或者洗肉水样颜色的尿液)和镜下血尿(肉眼看尿液的颜色没什么异常,只有显微镜可见)2种。

而导致血尿的原因,大概可以划分为生理性血尿和病理性血尿:

▲生理性血尿

因为服用某些药物,如大黄、利福平、氨基比林等,因代谢产物为红色,从而导致排出的尿液为红色。此外,食用一些红色蔬果,如红心火龙果、甜菜中的天然色素含量高,有时可将人的尿液染红。

这类型的血尿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血尿,在显微镜下检查无红细胞,一般停药或者停食后即可恢复。

▲病理性血尿

北京善方医院外科主任韩宇介绍:一般来说,大部分的人出现血尿都与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有关系,且通常多伴有其它表现,比如前列腺炎、盆腔炎等病导致的血尿多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表现,泌尿结石引起的血尿多伴有腰部剧烈绞痛等表现。

还有不少人会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就是出现肉眼可以看见的血尿,但是又没有任何疼痛以及不适表现,这时要高度警惕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尤其是突然间出现或者数星期内间歇性出现,这种情况下,有17-19%的几率可能是膀胱癌,需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此外,晨起的第一泡尿也是很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身体哪个部位出现警报,从而及时解决。

二、晨起第一泡尿,可以帮你发现疾病

·血尿

导致血尿的原因有很多,如泌尿系统炎症、结石、结核、肿瘤、前列腺炎,精囊炎、内分泌代谢疾病等,出现血尿,一般尿常规、B超多作为首选检查,确诊需配合膀胱镜检查和静脉肾盂造影等检查,从而确认出血的位置、原因等,为后续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方向。

·第一泡尿出现甜味

当心糖尿病,高血糖可以导致尿液带甜味,因为肾脏会将多余糖分释放到进尿液并排出体外,这时可以查一下尿常规,如果结果为阳性,且伴有多饮、多尿、多食等症状,多半就是糖尿病,建议及时到当地正规医院的内分泌科治疗。

·第一泡尿泡沫多,且经久不散

这种情况俗称“泡沫尿”,可能是前列腺炎或早期肾炎(更常见)导致,主要是因为尿液中的蛋白多引起的,需及时治疗,不然肾炎进一步发展会出现肾功能不全等问题。

·尿痛,且尿液呈铁锈色

当心膀胱感染或膀胱癌,其中,疼痛和血尿是膀胱癌的典型症状,这时需要及时验尿以排除细菌感染;一旦确诊是膀胱癌,及时通过手术治疗,或接受放疗和化疗。

不管出现上述哪种情况,都要及时就医诊治,这样才能降低疾病带来的危害。

三、尿味道很重是怎么回事?

?糖尿病

血糖水平明显超出正常范围,形成的酮体会进入尿液中,从而改变尿液的气味,且多伴有过度口渴、疲倦等表现。这时需要及时控制血糖,遵从医嘱服用降糖药物,才能消除或缓解症状。

?肝脏问题

当肝脏受损,体内的毒素无法及时排出、分解,就可能致使尿液发生异常,包括恶臭。此外,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腿和脚肿胀、皮肤发黄、腹胀等症状,大家可以留意下。

总结:

?前列腺炎

此病最为典型、多见的表现就是排尿异常,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尿液有气味等,此外,还可出现尿道、会阴、阴囊等局部疼痛。需及时找出病因在对症治疗,如细菌感染引起,就针对性使用抗菌药物。

?尿路感染

很常见,主要是指尿路上皮对细菌侵入导致的炎症反应,多伴随有菌尿和脓尿,进而导致尿液的外观以及气味发生改变,可通过抗菌药物治疗。

可导致尿液气味发生改变的原因有很多,还有药物(治疗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磺胺类药物)、高甲硫氨酸血症、膀胱炎等多种疾病,所以,如果长期出现尿液气味,意味着健康可能出现了问题,最好及时去医院检查一下,再对症治疗。

总结:尿液的颜色,性状,以及尿量的改变等表现很多时候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疾病,所以,平时便后别嫌脏,回头看一眼,也许疾病就能消灭在萌芽。

参考资料:

[1]《尿味大都有哪些原因》.环球网-生命时报.2018-11-05

[2]《出现这样的尿最可怕,当心是膀胱癌的前兆》.生命时报 .2017-06-15

[3]《小便时有这个症状可能致命!》.环球网-生命时报.2015-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