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 界上,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 高的。因此,肺癌的治疗成为许多医学专 家和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及其细胞分子机制的进一步认识,分子靶向药物逐渐成为治疗肺癌的新方法。
到目前为止,肺癌的靶向药物已从第一代发展到第二代和三代。
其中,第一代靶向药物,包括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这些药物和目标结合是不稳固的,有时候结合一段时间就不再结合了,也就是可逆的靶向药物。
在阿法替尼作为靶向药物的二代代表将不可逆的结合位点的同时,相比上一代的目标更为广泛,而且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正常功能,但有明显的副作用,如皮疹、瘙痒、腹痛、腹泻,从而大大限制临床应用。
此外,靶向药物的三代是一个特定的基因突变(T790m),这在一代或二代靶向药物耐药后发挥作用。它具有高度特异性的基因突变选择性和较低的副作用。如诺华的egf816和阿斯利康的AZD9291。
然而,必须强调的是,一、二、三代靶向药物对人群来说是不同的,所以它不是一个简单的1,2和3的使用顺序。
因此,肺癌患者最常见的问题是:这些靶向药物有什么区别?我应该怎么吃?哪种药效果最 好?
一二代药适用的患者其实比较相似,用于患者的初始治疗,二代显示出更好的疗效,三代靶向药物一般在一代或二代靶向药物治疗患者后,和耐药基因的特异性突变的出现。
我们需要指出的是,二代靶向治疗药物出现的比第一代要晚,但这并不意味着二代治疗失败是不能用一代的。我们可以开始针对有针对性地使用两代药物治疗的患者,因为无论是从临床研究的结果还是从日常的治疗情况来看,二代药物的疗效都非常的稳健,并已显示出提高整体生存率,让患者获益更多,生存时间更长。
因此,针对一二、三代靶向治疗肺癌可以简单概括如下:第一代是可逆的,不可逆的二代,三代是有选择性的,第一代和第二代用于初始治疗,而三代用于一代或两代治疗失败后。
关于哪一代靶向药物适合患者,主要是看基因检测结果。因此,晚期肺癌患者在决定治疗方案之前必须进行基因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