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病理分型是以组织形态结构和细胞生物学特性为基础,不同类型的胃癌,其形态结构和生物学行为各异,流行病学和分子机制亦不同,以致现有的胃癌病理分型系统众多。目前,常用的是Borrmann分型、Lauren分型和WHO分型。
组织学分型
Lauren分型
1965年Lauren根据胃癌的组织结构和生物学行为,将胃癌分为肠型和弥漫型,后来称为Lauren分型。该分型不仅反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而且体现其病因、发病机制和流行特征。
肠型胃癌一般具有明显的腺管结构,瘤细胞呈柱状或立方形,可见刷状缘、炎症细胞浸润和肠上皮化生,结构类似肠癌;以膨胀式生长。肠型胃癌病程较长,发病率较高,多见于老年、男性,预后较好,常被认为继发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弥漫型胃癌癌细胞呈弥漫性生长,缺乏细胞连接,一般不形成腺管,分化较差。
与肠型胃癌比较,弥漫型胃癌受环境影响较小,多见于年轻女性,易出现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预后较差。近来研究表明,部分弥漫型胃癌有家族聚集和遗传性,家族性胃癌很少位于胃窦部且常在正常腺体内出现印戒细胞,家系连锁研究发现CDH1基因胚系突变是其发病原因,携带CDH1胚系突变者终生发生胃癌的概率在男性是80%、女性是70%。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肠型胃癌如中国、日本发病率较弥漫型胃癌高。组织发生研究表明,肠型胃癌起源于肠化生黏膜,弥漫型胃癌起源于胃固有黏膜。
WHO分型
WHO于1979年提出以组织来源及其异型性为基础的国际分型。该系统将胃癌分为腺癌(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腺鳞癌、鳞状细胞癌、类癌、未分化癌和不能分类的癌。当两种类型组织并存时,根据占优势的组织分型,同时注明次要组织类型。
各种组织类型肿瘤显微镜下结构各异。
(1)管状腺癌,癌组织呈腺管样或腺泡状结构。根据其细胞分化程度,可分为高、中分化两种。
(2)乳头状腺癌,癌细胞一般分化较好,呈立方形或高柱状,排列在纤细的树枝状间质周围组成粗细不等的乳头状结构。
(3)低分化腺癌,癌细胞矮柱状或不定形,呈小巢状或条索状排列;基本无腺管结构。根据间质多少分为实性型和非实性型。
(4)黏液腺癌,其特点为癌细胞形成管腔,分泌大量黏液,由于大量黏液物质积聚,使许多腺腔扩展或破裂,黏液物质浸润间质,即形成“黏液湖”。
(5)印戒细胞癌,为癌细胞分泌大量黏液,且黏液位于细胞内,将核推于细胞一侧周边,整个细胞呈印戒状。其恶性程度较细胞外黏液者更高。
(6)腺鳞癌,又称腺棘细胞癌,是一种腺癌与鳞癌并存的肿瘤。腺癌部分细胞分化较好,而鳞癌部分细胞分化较差。
(7)鳞状细胞癌,其细胞分化多为中度至低度,呈典型鳞癌结构,累及食管末端者,应考虑为食管原发性鳞癌扩展所致。
(8)未分化癌,癌细胞弥散成片状或团块状,不形成管状结构或其他组织结构。细胞体积小,异形性明显,在组织形态和功能上均缺乏分化特征。
(9)类癌,为来自消化道腺体底部嗜银细胞的一种低度恶性肿瘤,癌细胞较小,大小均一,排列密集,嗜银染色可见胞浆内有黑褐色嗜银颗粒。
总之,现有胃癌病理分型系统众多,但是仍缺乏公认的能够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的简洁实用的分型标准。因此,许多学者仍在不断探讨新的分型系统。理想的分型系统不仅要反映生物学特性,而且具有可重复性和临床实用性。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难以分型、难以诊断的胃癌及神经内分泌肿瘤提供了有效的分型手段,为探讨胃癌发病机制及新的病理分型开辟了新的途径。